实验结束后应该对操作台面,仪器,实验用具及环境进行清洁,这对污染的控制尤为重要。
1、实验后所有的试剂按照要求进行存放,废料和废液及时清理,避免存放过多和过久,废液缸用有效氯含量为2000mg/L消毒水浸泡消除核酸污染;
2、离心管架、试管架等可重复使用的物品浸泡到500mg/L 的消毒液中过夜,第二天用清水清洗后晾干使用;
3、对各区的生物安全柜、洁净工作台先用75%酒精或者500mg/L 的消毒液擦拭后采用紫外灯进行消毒处理;
4、配制含有效氯500mg/L的消毒液对设备表面、台面、地面、物品表面、传递窗内及门窗进行擦拭,再用纯化水对设备表面、台面、进行擦拭,避免消毒液对实验器具的腐蚀,仪器如核酸提取仪采用内部紫外消毒程序进行照射;
5、操作台面使用移动紫外消毒车近距离辐照1小时,应使灯管距离工作区的距离在60-90cm;实验室内则使用室内紫外灯整晚辐照。
PCR实验室中的气溶胶污染来源于两个过程:样本制备过程和PCR扩增过程。
在样本制备过程中,样本液体面与空气摩擦就可形成气溶胶,在操作时比较剧烈地摇动反应管、开盖时、吸样时及加样器的反复吸样都可能形成气溶胶而污染;PCR扩增过程可以引起实验室中扩增产物的累积,通常一次典型的PCR扩增可以产生109拷贝的靶序列,如果气溶胶化,甚至的气溶胶都会含有106拷贝的扩增产物。
如果不加以控制,在短期内累积的气溶胶化扩增产物就会污染实验室中的试剂、仪器设备和通风系统,造成严重的实验室污染,导致检验样本出现假阳性结果,使临床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,进而引发后续一系列的事故和恐慌。
在一般情况下,高粉尘含量会致使干净度降低,而低粉尘含量容易导致洁净度。在净化车间的建设合同中,通常只会基本的空状态测试,而因时间紧迫,经常错过静态和动态测试。但仍建议承建商和业主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都对净化车间进行测试。可有效保证净化车间的建造符合相关设计要求。在静态和动态两种不同条件下的测试结果对比,分析净化车间存在的问题,并提供有效帮助。例如:在静态条件下,洁净度达标,但到了动态条件下,却超标。
因净化车间管理措施发生失误而致使:安装机器时,不标准的清洁,不恰当的清洁程序,不严格的纪律管理,不正确的机器放置位置(将回风口挡住,或对过滤器的送风阻断)等。因此,建议在空态和动态时,都要对净化车间进行测试。
所有的净化车间测试,基本都是基于国际认可标准上。 这些标准和实践为净化工厂的测试和认证提供了基本指导。事实上,净化车间的业主和承建商因产品,工艺要求对技术指标,测试方式,验收标准有着不同协议。因此,很多验收标准由净化车间的业主和承建商通过协商,并参考净化车间测试认证公司的建议达成协议。